这是描述信息
新闻资讯

阿斯巴甜“致癌”?无糖饮料还能喝吗? 

详情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酸甲酯,由化学家在1965年研制溃疡药物时发现。外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被食品制造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

  我国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被批准能够适用于可乐、冰淇淋、雪糕、蜜饯、果酱、面包、糕点、水产品罐头、醋、沙拉酱、浓缩汤料、碳酸饮料、风味发酵乳等很多食品中。

  我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应用限制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CAC和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采用了相同或相近标准。

  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但围绕阿斯巴甜对健康的影响,数十年来争议不断。然而,多年的科学研究并未能真正确定阿斯巴甜的致癌性。

  引发此次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风波的源头是——7月14日,两大机构同时发布报告结果,虽然两项评估对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可用的证据是有局限性的。

  但它们的评估是独立完成的,这是IARC第一次对阿斯巴甜做评估,也是JECFA第三次进行评估。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流行病学、实验室科学,还有生物统计和信息学。它并不是食品安全研究机构,因此它的信息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之所以这次能够掀起这么大的热浪,是因为它的观点可能会间接影响监管部门的决策。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这是一个由国际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从1956年成立以来,已经评估了2600多种食品添加剂风险。而这次JECFA建议的阿斯巴甜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在可接受的每天摄入量范围内,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同意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结论,研究存在缺陷,未改变摄入建议。

  国际饮料协会理事会 (ICBA) :是里程碑式的发现,再次查明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部门主任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安全性不是常用剂量的主体问题,但对于其潜在影响,一定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进行调查。

  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Hugh Johnston:到目前为止,科学证据说明,阿斯巴甜作为一种原料是安全的,而且显然具有零卡路里的好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刘雪梅: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以前将夜班工作和摄入红肉,列为可能致癌的类别,并将使用电子设备列为可能致癌,类似于阿斯巴甜。其实阿斯巴甜在很多大公司产品中使用的并不多,并有其他可替代的甜味剂,大家对此也不用过度恐慌。

  厦门市民李先生:平时购买甜味食品,一般很少会注意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甜味剂,接下来会注意含糖食物的挑选。

  阿斯巴甜成为争议焦点。同时,也让甜味剂这一产业进入公众视野。甜味剂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取代糖,满足大家对甜味追求的同时,降低糖类对人体的危害。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目前整个代糖市场格局还是人工甜味剂占据主要市场。截至2022年中国甜味剂市场中人工甜味剂占比达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剂占比为29%,糖醇类甜味剂占比18.2%。

  作为人工甜味剂中的一种,阿斯巴甜的主要优势是“甜价比”,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但热量仅为蔗糖的1/200;还是天然甜味剂的2-16倍,是糖醇类甜味剂的35-48倍。另外,阿斯巴甜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技术更成熟,能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实际上,代糖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不止阿斯巴甜,还有不少大家平时“喜闻乐见”的人工甜味剂也被认定为少吃为妙。早在今年5月,世卫组织就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但是,由于证据的不确定性,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些建议是“有条件的”,意味着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由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各国没有义务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所以,无糖饮料爱好者也不要过于担心,按照JECFA评估的建议,人们可在一定限度内可放心食用。例如,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假设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无另外的食物来源摄入,每天需要消耗9至14罐以上才能超过日容许摄入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翟天昶认为,糖也好,代糖也罢,其作为添加剂的一种,当讨论与健康的关系时,必须结合剂量来谈论,因为所有食物的过量摄入对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翟天昶表示,这就像警示标签,如提醒消费者某种食物长期过量摄入的危害,这种警示可能会对消费的人消费摄入该食物的行为产生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约束,从而有利于避免代糖的过量摄入,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反之,如果没这个提示,大部分人可能无限制地吃代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日常食用的蔬果、粮食都在致力于提升甜度和营养价值。在大家热烈讨论哪种糖有害哪种无害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现代人早已变得更容易摄入慢慢的变多的糖。

  当饮料还有甜食中的糖分进入我们人体后,就会让身体产生大量愉悦神经递质多巴胺,而且大量含糖食品会反复激活大脑奖赏途径,会使大脑适应频繁的刺激,从而“耐受”。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需要吃到更多甜食,才可以获得同样令人愉悦的感觉。这也就是为啥常吃甜食的人,会慢慢的变爱吃的原因。

  从机理上来说,甜味剂是既能让我们感觉到甜味,还不可能会引起血糖的相应增加,也就是通过了对人体代谢系统的“欺骗”,因此满足了很多爱糖却不能碰糖的人士。

  如果很想喝无糖饮料,但又担心阿斯巴甜致癌问题,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刘雪梅建议,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使用其他天然甜味剂,或者水果来代替人工甜味剂,也可以优先选择一些使用更为安全的天然糖代替甜味剂的饮料,例如,天然植物来源的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等。

  第二,控制量。“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人工甜味剂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吃,但量要以少为宜。

  第三,不要对无糖食品和饮料帮助减肥抱有过高期待。减肥的关键是控制总能量的收支平衡。如果一边吃无糖食品、喝饮料,一边大口吃肉还不运动,想减肥也不太可能。

  目前甜味剂的替代品很多,赤藓糖醇是阿斯巴甜的升级版,被长期资金市场看好。为了兼顾安全与成本,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

  注:本期资料综合自央视网、农视网、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新华网、澎湃新闻、北京商报

服务热线

010-87576181

华体会登录入口     |    华体会登录手机版     |    全球供应链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