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暑期档,嘉禾派出的袁大眼的《奇门遁甲》应战新艺城的《难兄难弟》,还恬不知耻的跑去和老对手邵氏合作,计划强强联合,共同对抗新锐,并线连映,试图用荧幕数量取胜,结果《奇门遁甲》和邵氏那边的经典老ip《如来神掌》的票房加起来都没干过新艺城。从此,《难兄难弟》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招牌。
因为,成龙的干爹、嘉禾娱乐集团副主席、金牌电影策划何冠昌,就是这么一个性情中人。
很多年之后,成龙再一次迷失,又一次不靠谱,在拍摄《警察故事2》的时候,又一次丧失激情,又是出通告,又是录音乐专辑的,导致电影停拍了好久,何冠昌看着上映日期慢慢的接近,心里那个急啊!
一次,成龙出完通告回来,在公司眯了一会,醒来后,发现何冠昌来过,给他留了一个便条。
成龙看完后,默默地召集了两组人马,日夜不停,15天连轴转把电影拍完,赶上了春节档。
总之,《A计划》拍了一年了,烂锅里了,嘉禾在春节档需要一个合格的狙击手。
于是三毛哥站了出来,狙击《最佳拍档》。拍了一部怎么看都像是迎合春节档的电影。这就是:
这是一部站在维多利亚湾边上的背水一战,而且是为了马上就要来临的春节档,以及为了精准狙击他的对手,电影做了非常多的针对性拍摄。
最典型的就是开头,《最佳拍档》的开头是许冠杰饰演的金刚(就是碰瓷007,因为007在香港就叫铁金刚)拉风的执行任务,在高楼中间用滑索帅气的入室。很多年之后,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里还这么玩。
而《奇谋妙计五福星》的开头,就是洪金宝饰演的小,也用滑索,在一个别墅区盗窃,顶破天也就三四层楼。
虽然是五星级酒店和拼好饭的区别,但确实干的都是同一件事,你就说是不是滑索吧,你就说顶不顶饱吧,你就说能不能吃吧。
这说明,这片子一开始就是针对《最佳拍档》制作的狙击品,而且因没有成龙的“投资无上限,档期不设限”的金牌,这还是一部颇有旧粤语片“七日鲜”的赶工之作。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洪家班的特点,大家都这么说,洪家班,就是洪金宝的朋友圈,那就是人脉。
当然,里面还有卷毛岑建勋的靠人脉摇来的一众新浪潮大牛,比如许鞍华,陈欣健,严浩。
因为三毛哥和新浪潮导演其实接触的不多,只和吴耀汉有点交情,这应该是卷毛摇的人。
《最佳拍档》说的是光头佬麦嘉和大帅哥许冠杰的搭档,说破天也就是两个人,嘉禾这边直接来五个,过年么,讲究一个热闹。就叫五福星。
三毛哥在于占元那边读书的时候那个戏班就叫七小福,过年讲个彩头,就叫福星吧。有福星高照之意,多喜庆嘛不是。
这五福星的排面,说实话,那叫一个卧虎藏龙,但是全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许冠杰的身价。
热闹是热闹,也很有底蕴,但是你懂的,娱乐圈小鲜肉的新鲜度,和老戏骨的底蕴,那是两个赛道。
兰克斯冯淬帆,粤语片时代的当红小生,从影多年,时年44岁,他可是楚原的关门弟子,当年在粤语片时代是人气小生,虽然比粤语片小生一个谢贤差少少名气(嘉禾初创的时候谢贤可是排名第一的小生),但演技没话说,人长得那也板正,一条小胡子也算是四条眉毛人见人爱届的典范,而且,比起对面的林子祥和陈勋奇,冯淬帆较为年长,不怒自威,有一种天然的严肃,所以搞起反差萌来效果更好,不像陈勋奇和林子祥,留个胡子感觉是装老,实际上还能与妙龄少女无缝搭戏,毫无违和。
冯淬帆在片中就是走的许冠文的冷面笑匠风格,从此一炮而红,一直延续这种严肃但搞笑的风格,直到很多年之后,在邵氏拍了一部《师兄撞鬼》1990,里面那个“大仙屁”让人忍俊不禁。这部电影提携了一个新人,就是香港电影的掘墓人,叫周星驰。
这个说来话长了,就提一嘴,邵氏确实1985年停产,梭哈TVB去了,把刘家良师傅晾在大陆,坑的老惨了。
但在1988年左右,方逸华站稳脚跟后,出来又搞了家“大都会电影公司”,居然还恬不知耻的喊刘家良回归,别看只有三年,这三年刘家良老惨了,最后去了新艺城才重新复出。
这个大都会公司是方逸华的,自然也就利用了很多她在TVB的资源,算是TVB系的人进入电影圈的一个通道,公司创业作是《撞邪先生》,有一部电影拿过香港电影票房冠军,叫《审死官》。
对咯,TVB系里最有名的导演,王晶他老豆王天林的首席大弟子,杜琪峰。就是走的这条路子。
这家公司大概活到了1997年,投资的最后一部电影,是杜琪峰的《十万火急》。
(我不会告诉你5年后邵氏又回光返照的诈尸了一次,这次找回了刘家良师傅,拍了部《醉猴》。)
死气喉吴耀汉,死气喉在粤语里就是汽车排气管的意思(应该是,我不是广东人,我浙江的),吴耀汉我们之前聊过很多了,新浪潮大牛,之前已经在喜剧届深耕多年,许冠杰他哥许冠英在吴宇森的《发钱寒》里就是和他合作,那可是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里都要致敬一番的大牛片,之后我们对他比较熟悉的应该是ATV的《司机大佬》,以及王晶导演、李连杰主演的那个只拍了半部的《倚天屠龙记》里的青翼蝠王韦一笑,这片子当年只拍了半部,20年后王晶居然重拍了,但没青翼蝠王和宋青书,总感觉差点意思,我都看不下去!
卷毛积岑建勋,我们实际上之前不小心剧透过这个人,他不是娱乐圈科班出身。准确的说,他是个愤青,在片中,他义正言辞的站在街头,口吐芬芳,真的是口吐芬芳,貌似公正的为失足妇女。。。。。。算了,我也不在乎什么审查了,就是为娼妓平权呐喊。反正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糟粕,我们民主社会这玩意不合法,但在香港就是合法的,起码在当时,是合法的,香港政府还曾经发过执照,像日本一样划定过区域,日本的区域,叫吉原游郭,香港嘛,好像在石塘咀,庙街一带。台湾更狠,更反动,有娼妓就算了,还有公营娼妓,俗称公娼。具体你们可以参考万茜那部《军中乐园》。
总之,岑建勋不是娱乐圈的,他就是混政治圈的,一个街头愤青出身,那他怎么就混进电影圈了呢?那是香港电影的特色。还记得新浪潮是崛起自哪里么?
对咯,电视圈,麦嘉因为是纯混电影圈的,一度被认为不够新浪潮。在电视圈里混的这帮人,和电影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要制作电视节目,与时俱进,对于社会热点的嗅觉要更灵敏一些。毕竟电影圈隔着一层,没有新闻部嘛。
也就是岑建勋长相过于惊为天人,在那个喜剧为王的时代,这个长相,真的很有特色。有成为嘉禾的“石天”的底色。
岑建勋是广东恩平人,但他和电视圈混的时候,开过一个电台节目,叫《时空穿梭三小时》,在里面扮演一个潮州怒汉叫雷劲,不是潮汕人,却一口潮汕口音的广东话,愤青底色十足的同时,特点也十分鲜明,从此成为了他的特色。
麦嘉是广东台山人,在《最佳拍档》里是一口台山方言,喜剧效果拉满,但那是他的家乡话而已,岑建勋不是潮州人,却能以潮汕口音成名,说明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凡士林秦祥林,大帅逼,你们应该都认识,在台湾素有二秦二林的美誉,时年35岁。那个年代最帅的小生。
当年在香港娶了萧芳芳,因为是银色鼠队之一,邓光荣面子大,找了一群龙虎武师给他撑场面,其中就有成龙。
成龙成名后在台湾跟后来的干爹何冠昌谈判,就是两百万,三百万,四百八十万那次,就是曾志伟和秦祥林帮的忙。
1976年,已经离婚的秦祥林接了琼瑶阿姨的一个剧,拍摄了电影《我是一片云》,秦汉和林青霞也在剧组,两人开始对林青霞展开追求,那会秦祥林是单身,而秦汉已婚,老婆叫邵乔茵。事情闹到1979年,林青霞是比较喜欢秦汉,但秦汉他就是不离婚(是否很眼熟,想想徐少强)林青霞心灰意冷,远走美国。(是否很眼熟,想想邓丽君)。秦祥林得知后,立马飞到美国,真就是从天而降继续追求。林青霞小女生哪见得过这个,于是答应了,1980年,两人订婚。
结局嘛,订婚婚约维持了四年,没结成,因为林青霞还是忘不了秦汉。。。。。。
这就是“二秦二林”的故事,另一个林叫林凤娇,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在这个尴尬的时间点中缝的1982年,在洛杉矶生下房祖名之前嫁给了成龙。
此时是秦祥林和林青霞分手的前一年,秦祥林大概三十五六岁,帅气依旧,但用人老珠黄来形容也不是不行。
他算不错了,狄龙因为太帅,男性荷尔蒙爆棚,雄脱很严重,再过两年就要去拍《英雄本色》了。
蛋柿,蛋柿哈,相比于其他三人,秦祥林在片中的打戏是最多的,尤其是面对冯克安等高手的“讲手”气势,那叫一个有板有眼,你说他演技好吧?
大家心目中的秦祥林,是“二秦二林”之一,台湾顶级文艺片小生,那是和林青霞谈恋爱的主儿,现在老了虽然说油了吧,但和糙汉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你们看邵氏电影的时候,必须要知道,顶级帅哥有两个,身形壮硕,相貌俊朗,对,狄龙和姜大卫。狄龙学过咏春,师从招允,和洪金宝学的是一个师门,当年就是靠自己有功夫底子才入的张彻法眼。
你们就记住他俩了,陈观泰这种真正的功夫高手我们也聊过,蛋柿他不帅么不是。
对,龙虎武师,他是唐佳那一路,和袁大眼出身同门。京剧出身。12岁时加入台北复兴剧校,学了整整八年京剧。
他也是戏班派出身。只不过他去香港混娱乐圈的时候,路子走错了,选了当时已经世风日下的国泰。跟了同样选错了路的一个大牛导演,拍了一部叫《火鸟第一号》的电影,这个导演我们很熟,叫楚原,他在国泰的另一部戏就是我们之前重点聊过的《龙沐香》。而《火鸟第一号》,算是楚原的第一部“国语”电影吧。
之后,秦祥林还主演过邵氏导演朱牧执导的《无敌铁沙掌》《三十六弹腿》,看名字就知道是动作片。
在洪金宝的指导下,在五福星中,秦祥林也就这部饰演的凡士林有武术表现,之后几部改了个叫花旗参的角色,文弱内向了很多,当然依旧耍帅油腻。
最后,就是茶壶洪金宝。这一个角色黄炳耀写的很出色,外表老实憨厚,实则小贼出身,处事圆滑,装最怂的样,享胜利之果实,属于扮猪吃虎的典型。
这么说吧,五福星里,冯淬帆古板而反差,岑建勋人丑土炮方言梗,吴耀汉演的就是个纯傻子,还醉心于隐身术,秦祥林就是油腻中年男,他们的角色都很刻板,唯一写的有血有肉有城府有成长的就是主角茶壶了。
尤其是黄炳耀写的那首茶壶之歌,也不知道是给自己写的还是给三毛哥写的,感觉两边都对得上啊!
当然三人没有同框。毕竟这是一部赶鸭子上架的作品,元彪只是客串,搂着嘉禾基本演员李赛凤和成龙来了一场。
成龙也是客串,但明显更加重视。片中给大家贡献了多场好戏,最精彩的大场面也是他搞的,是一场溜冰追车戏,最后撞坏了二三十辆车,场面惊人啊。
考虑到之前我们聊成龙和邓丽君八卦那期里提过,成龙的溜冰是在美国刚学的,三毛哥会不会就两说了,因此这场戏很可能是成龙自己做主拍的,就像三毛哥在《A计划》里的出场也是自己上手拍的一样。
还有,如果按上映时间而不是开机时间来算,三毛哥给成龙安排了一个王炸级别的角色---警察。
这是另一个故事,至少还有3年后,中间还夹了个去西班牙拍的《快餐车》。这才是终结新艺城《最佳拍档》攻势的王炸。
成龙的相关戏份非常精彩,当然如果你阅片量大的话,应该也能发现,成龙的戏份和五福星主角团的交集非常牵强。基本独立。
一开始,这就是一个硬攒出来的狙击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就没有什么底蕴,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大堆段子的堆砌。
这个应该就花了几天时间写出来的剧本,成片效果很惊人,这不只是编剧黄炳耀的功劳,和三毛哥出色的导演功力也有很大关系。
这么多的主角,这么零散的笑料,组合起来比线性剧本丝毫不输,这就是三毛哥的实力。
这还只是牛刀小试,接下来三毛哥的《东方秃鹰》和《富贵列车》等片也是,都是集合当时香港最多大明星的多人大制作,三毛哥对这种大场面,把控的那叫一个游刃有余,信手拈来,能够说是香港少有的能驾驭人数型大场面的导演。
这部叫“福星”的电影,最后却没有在春节档上映,嘉禾最后认怂了,决定避其锋芒,把这部戏安排在了暑期档。
还是三毛哥,还有他师弟元彪,以及郑少秋,林青霞。。。。。。等等等等全明星阵容。
《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与《蜀山:新蜀山剑侠》均于1983年2月5日上映。《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票房为2327万港币,夺得1983年香港年度票房冠军。结果,《蜀山:新蜀山剑侠》票房为158万港币,扑了。
徐克赢了口碑,输了票房。嘉禾看了《蜀山》后,尽管输了票房但还是立马支持徐克独立,资助他组建电影工作室。结果,徐克没想好公司名字叫啥,后来干脆就叫“电影工作室”,也是奇了葩。嘉禾也算暗中拆散了新艺城。毕竟,徐克一走,会带上红颜知己施南生,等于是“新艺城七怪”,一下就去其二。何况,在这之前,曾志伟已经出走,投入了嘉禾洪金宝的怀抱。嘉禾等于七去其三,也是厉害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于1983年7月7日上映,最后票收2199万港币。排第二。而成龙大哥的《A计划》一直鸽到了1983年12月22日上映。赶上了圣诞档。最后票收1932万港币。做个当年的探花。
虽然状元没拿到,算是输了阵。但站在大方向来说,好歹是止住了新艺城气势,算是在金公主面前打了一个来回。
嗯,起码分庭抗礼,不是一家独大了。新艺城十占其四,嘉禾占了三个,邵氏一个,电影与大陆合拍片占了两个。邵氏与嘉禾联手,堪堪打平新艺城。
此时的新艺城慢慢的开始分裂,因为两部《最佳拍档》的名义导演曾志伟,在整个1983年居然没赚到钱,拿了票房冠军却没钱收,也是奇景,他老老实实的和麦嘉请辞,之后跟了三毛哥,顶了二五仔卷毛的班,成了五福星的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