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经常参与网络行动,尤其是网络抗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70.1%的90后从未响应过网络行动号召;此外,其浏览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大v等各类微博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最低。
“娱乐”仍是90后上网的关键词,在微博上“记录生活”“分享心情”“消遣娱乐”的用户皆超过90%,均为五大群体同比例最高。90后社会心态也相对轻松,但其“生活上的压力感”却相对突出,57.5%的90后感受到生活压力,但90后仍然相信“梦想”和“希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90后中仅有3.4%的人觉得自身生活得“不幸福”。
80后是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的代际群体,也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其网络行动大多分布在在个人经济利益上。所参与的“个人维权”频率为五大群体最高,对“公司企业”的抗议频率较大,近2.8%的80后对“公司企业”进行过网络抗议,这是70后相关比例的3倍。
80后对收入分配关注度较高,满意度却较低,觉得“不幸福”,仅有14.5%有生活“优越感”。
70后是“情绪有点沉重,愤懑、进取的中坚一代”。50.8%对改革开放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70后对体制的评价却明显负面:50.2%的70后对体制持负面态度,其中,持“非常负面”态度的占6.4%,极端情绪出现的频率亦为五大群体最高。
70后用户不经常在微博上消磨“闲暇”时光,但热衷在微博上搜集资料做学习,41.1%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倾向。70后群体发布线下活动信息的频率也最高(14.0%),他们也是最支持网络言论的群体,支持比例高达96.7%。71.4%的70后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效能感,31.5%具有社会优越感,但同时也是负面社会情绪的主要持有者,51.2%表现出或强或弱的“不公平感”。
60后在网络抗议中与其他微博账户互动最为频繁,其意见领袖、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其他阶层微博的频率均居于五大群体之首。60后的网络“攻击性”较强,10.1%的60后曾经在微博中与他人进行“骂战”,是不同年代人中最高的。
尽管60后在网络抗议中表现如此活跃,但其却是五大群体中最不倡导“网络”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60后觉得自身生活舒适安逸的比例最低(52.7%),但优越感却最强(42.3%),该数据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的占比分别是16.7%、14.5%、31.5%、10.7%。
50后(及以前)的代际群体呈现“怀旧、闲暇却不优越的失落一代”特征,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非常悲观”态度的人数占10.5%,这一比例在90后、80后、70后、60后群体中分别为0.0%、0.3%、0.6%、0.0%。
50后对社会议题的提及率、关注度较高,满意度最低,尤其表现在与其生活紧密关联的“养老”议题上。同时,50后的生活安逸有余,优越不足:85.7%觉得自身的生活稳定安逸,但只有10.7%表现出生活的优越感。此外,相对年轻人而言,60后、50后及年龄更大的人群中,“有一点”不安全感的人数分别占到32.7%和43.1%,比例高于年轻群体。